住建部:首次申請資質及升級、增項將核查主要人員社保,并加強過程監督!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0月9號下發《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相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明確:企業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不再考核國家級工法、專利等指標;取消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特級資質企業可承擔相應的單項合同額建筑工程的限制。通知中還明確,對已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資質換證調整為簡單換證,資質許可機關取消對企業資產、主要人員、技術裝備指標的考核。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份通知只是對既有資質的企業換證時,不再考核資產、人員、裝備指標。但對企業資質的新設、增項和升級,上述指標,依然在考核范圍之內。也因此,包括培訓機構、已有相關資格證書的人員都認為,這份通知,對目前市場上的掛靠行為,影響不大。住建部通過中國之聲首次回應業內對該文件的關注。建筑市場監管司施工處處長逄宗展說,不能孤立地看待這份文件對建筑業企業資質的要求和影響。自去年底以來,住建部就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進一步簡政放權,科學合理地監管建筑業企業的資質。 逄宗展介紹說,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通過進一步簡政放權釋放改革紅利,給行業和企業發“紅包”,讓企業集中更多的力量用于市場競爭,而不是應付政府的行政審批,這有利于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有利于促進經濟穩定增長。逄宗展表示,這份通知,并不是將建筑業相關的資格證書變成廢紙一張,而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督,更加科學地監管。 逄宗展表示,李克強總理反復強調,該放的權堅決放開、放到位,要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該管的事必須管住、管好,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所以監管部門不再一味追求事前審批,而是要重點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些主管部門的舉措,也在證明著這一點。本月14號,沈陽市城建委公布了一家燃氣安裝公司的資質違法問題。通報中稱,在對建筑業企業資質動態管理過程中發現,該燃氣安裝公司的注冊建造師不滿足相應資質等級標準要求,責令企業在3個月內限期整改,整改期內不得申請資質的升級和增項,不能承攬新的工程。而一系列的數據也表明,主管部門對建筑業企業的違法變更資質問題,并沒有放松監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各地共查處有轉包行為的企業626家,有掛靠行為的企業807家,有出借資質行為的企業235家。對存在違法行為的企業和人員,主管部門分別采取了停業整頓、罰款、限制招投標資格等一系列行政處罰或行政管理措施。 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施工處處長逄宗展說,下一步,在企業首次申請資質以及資質的升級、增項時,許可機關通過核查主要人員的社會保險證明,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個人執業資格的掛靠問題。 事實上,關于企業資質的問題,中央相關部委近期不斷出臺相關通知,目的正是為了建立科學、合理的資質標準設定和監管體系。比如環保部將于11月1號正式實施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就明確地從制度層面,解決“紅頂中介”的問題,其中明確規定:負責審批或核準環評文件的主管部門,及其所屬單位出資設立的企業、從事技術評估的企業,均不得申請環評資質。 今年6月,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到6月份,已經取消了149項國家級職業資格。7月15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對于包括建筑行業在內的企業來講,或許,再也不必通過借證等非法的手段,來申請、維護、變更資質;而從業者也不必挖空心思為“掛靠牟利”而考取證書了。 “砍掉”不必要的資質要求,管好必須的資質條件。人才與企業減輕了負累,監管部門少了不必要的“力不從心”。而對于必須保留的,涉及公共安全、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職業的準入資格,依法、科學、有效地監管,既尊重法治原則,又尊重市場規律,不斷地激發市場經濟主體的活力,釋放創業創新的激情?梢钥隙ǖ氖牵诤喺艡嗟倪M一步深化和落實過程中,企業資質問題,將會逐步進入法治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上來。 以上內容轉自:建筑管理 ![]() |
上一篇:2016年中國建筑業的形勢一定是燦爛的!為什么?看這里
下一篇:雙降后開發商不改推貨計劃 買家對政策仍有期待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