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典型案例反思地下室為什么會漏水 |
地下室屬于隱蔽工程,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漏水現象,后果將不堪設想。由于地下室設置在地面以下,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區域,地下室絕大部分處于地下水中;即使在地下水位較低區域,由于雨季的影響,雨水和地表水通過土層滲入而存于弱透水性土層中形成上層滯水,也會引起地下水滲漏。 案例1:地下室底板出現裂縫,導致嚴重的滲漏水。 反思:嚴格控制地下室結構澆筑質量,多個環節全過程把關,確保結構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 案例2:剪力墻底腳漏漿,導致結構喪失自防水能力。 反思:控制側墻與地下室底板砼澆搗的時間差,確保在底板砼初凝前完成側墻砼澆搗。 案例3:地下室頂板未采用二次振搗工藝,產生短向穿通性裂縫,并存在滲水現象。 反思:砼澆搗過程中嚴格貫徹二次振搗工藝要求。 案例4:卷材鋪貼時與基底脫開造成空鼓。 反思:卷材鋪貼時須保證陽角部位粘結劑涂刷到位,且卷材在鋪貼時應確保鋪平無卷曲。 案例5:卷材鋪貼時搭接部位脫開。 反思:卷材鋪貼時須保證搭接部位粘結劑涂刷到位,且卷材在鋪貼時應確保鋪平無卷曲。同時在后續施工中做好成品保護。 案例6:聚氨酯涂膜細部處理不到位,存在滲水隱患。 反思:明確作業順序,大面施工前先完成細部施工,加強對于穿墻套管、預埋洞口等處的監督驗收工作。 案例7:基層未處理,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不均,存在滲漏水隱患。 反思:涂料施工前應做好基底處理,確保平整度達到要求,涂刷施工時應確保涂刷均勻,第二道防水涂料施工必須在前一道固結以后進行。 以上內容轉自:建筑工程魯班聯盟 ![]() |
上一篇:2016全國樓市成交小幅增長 房價增幅約7%
下一篇:銀監會:2016年要穩妥應對房企信貸風險事件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