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庫存告急!真的急嗎? |
本周,有網文發出北京目前僅有1.5萬套上下的可售庫存了,并列出北京所有庫存全記錄。 這一消息頓時在圈內炸了鍋,房荒在北京真的上演了嗎?顯然不是。 早在10年前,就有觀點認為北京新建住宅庫存低于10萬套就告急了,當時的大背景是新房還占到絕對優勢,是住宅成交市場的主力軍。而今,排除2016年6月因“房屋核驗”政策的執行導致出現技術性成交量下跌,事實上截至7月底,北京二手住宅的月均網簽套數都在2萬套以上,這在資深人士看來,意味著北京2016年全年的二手住宅網簽量有望突破26萬套的歷史最高點,最保守的估計也是持平。買房人對買一手和二手的中間地帶已因性價比的判斷,進一步模糊了。客觀地說,隨著10萬+項目的集中上市,已經將剛需買房人和資產配置的購房人市場完全剝離開了。從這點判斷,新房庫存即便告急也沒那么可怕,可以在二手市場進行充分的補充。 可是,新房市場供應真的是使出洪荒之力,也無法規避即將到來的“房荒”時代嗎? 有機構專家給出一組數據:得出北京當下實際可售其實也就是1.5萬套上下(剔除2016年新供應待簽約的,剔除2013年前多年未出讓的,可以稱為庫存的只有2015-2013年這1.5萬套!)。得出上述數字的依據是:根據當下官網公布的北京新房庫存量,實際剔除回遷房之后,北京商品房純住宅可售只有41611套。從年度劃分,可以看到2016年待簽約的可銷售套數有12638套,然后按年遞減。其中,2012年前的1萬多套,其實基本算是無效庫存,因為按照經驗判斷,在北京這樣的一個市場經歷過兩輪火爆周期還未簽約的,基本都是有問題資產或者是開發商自用資產。 如此看來,確實如果按照這個量計算,可售新房存量還不敵二手房一個月的成交量。可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是,按照規定,拿到銷售證3天必須開盤。這意味著沒有準備好的項目是不敢輕易先拿預售證的。有開發商坦言,也有時是因為工期趕不上點,因此不敢先拿證。年初就有預測稱,很多項目想要趕在上半年搶跑,結果還是集中在了年中開盤,事實證明就是工期的影響。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僅從上市公司的報告中就能看到大多公司均有2、3年的可用土地儲備,如果把這些土地都換算成可售房源,誰能說新房真的就告急了呢? 來源:北京晨報 |
上一篇:住建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
下一篇:欠銀行錢越多越久越好?看看怎樣買房更省錢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