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消息!住建部權威發話 這幾類人賺大發了 |
來源:財經銳眼(ID:xdbc68) 這些天,樓市不斷釋放大消息! 從上海宣布只租不售到廣州租購同權,再到住建部等9部委下發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等等,一系列大動作都表明租賃時代將成為樓市未來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不過,上述動作實際上似乎還未具有全國層面的推廣意義。 但就在今天,新華社在其網站上發表了題為“購租并舉”實現百姓安居夢的文章,給出了一個全國性租賃立法的大消息! 一、租購同權,將立法明確! 在新華社的文章中,最重要的一條信息是:住建部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購同權! 新華社在文章中是這么說的: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先前許多媒體猜測,廣州實行租購同權后,會有許多城市陸續跟進。現在看來,無論其他城市跟不跟隨,一旦住建部立法明確租購同權,全國所有城市都將產生租購同權的效果。 租賃時代的雛形似乎已定。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政府持有的保障房、國企持有的租賃住房的總套數,將達到甚至超過新增住房套數的一半。這意味著,在人口大規模流入、住房矛盾比較集中的大城市,住房將在很大程度回歸“公有制”。 二、租購同權的意義 若全國都展開租購同權,將產生什么深遠意義? 1、從法律層面確立租賃地位 要想讓租房得到廣泛接受,真正扭轉人們在看待租房和買房之間的偏見,必須得讓人們實打實的看到,租房真的能夠過上和買房一樣的日子。這就要求必須從權益、平等性和居住使用性等方面給出保障。 而保障的最佳方式是什么?顯然是通過立法的形式,有國家意志為背書,具有強制性,普遍性。 2、構筑更加平等的社會 房子身上總被賦予財富屬性或造福效應。房子身上的附著的大量超額權益,沒有房子的人無法享受到;房子產生的社會歧視,比如相親、結婚沒有房產會如何如何,年輕人去租房被擁有房產的人們歧視性的對待等等。 盡管不能說上述現象的產生都是因為租房和購房之間的不平等,但確實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租房這種行為的權益遠遠低于購房,租房人自身的權益又常常得不到保障。 租房傳統上一直是一種較為弱勢的行為,租房人的利益也是相對被社會所忽視的。 那么,如果我們從立法層面給租房權益、給租房人的權益確立起來,和買房一樣,對于現在的年輕人、未來的年輕人都將是一種極大的鼓勵,也將極大的促進社會的公平。 3、房價預期實質性扭轉 暴財經分析:真正讓房價上漲的其實是人們的預期,或者說是人們的觀念。曾有一房地產領域的教授做過實證調研,結果顯示,人們預期房價上漲1%,房價就會上漲0.84%。 真正想要房價降下來,或者不讓其上漲過快,就必須長期性地扭轉人們對待房子的態度。從住房本身來說,讓租賃房和購房同臺競爭,確立租賃房的地位,會長期改變人們對于房價的上漲預期。 4、租購同權是大勢所趨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全國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達40.8平方米。這一指標已接近甚至超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也說明,投機、投資為目的的買房者正日益增多。 過剩的房子如何充分利用?顯然讓他們進入到租賃市場是最好的選擇。我國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市場份額只占2%左右,相較于發達國家市場20%—30%的比例,差距非常大。 當然,租賃時代,并不是說就不需要購房,不需要買房。只不過今后買房這種行為將更加自主,有能力、有條件就買,而不會成為一種負擔。另外,租房體系建立起來后,將和買房體系一道構筑起不同需求的住房體系,分層次滿足不同人群,真正發揮房子拿來住的目的性。 5、將加速中國的“人口遷徙”? 財經作家劉曉博分析,租售同權之后,或將刺激在大城市打拼的“非戶籍家庭”把在老家上學的孩子接過來,還會創造出一大批“教育移民”。這樣,人口的城鎮化會大大提速,大城市對人口的“虹吸效應”會非常強烈。 如果租售同權成為持續下去,中國城鎮化,將更加確定地變成大城市化、大城市圈化。由此要注意的是,在中西部,以及人口不斷流失的中小城市的房價下跌風險有所增加。 租售同權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體現了政府控制房價的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的、難以預料的情況。所以,新華社通稿里住建部負責人的表態是“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這里面“逐步”二字,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三、“租購同權”的四大關鍵點 自7月17日廣州公布“租購同權”新政以來,關于租購同權的討論就未停過:這些問題的焦點不外乎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房價是不是要跌了? 有部分人認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之所以高企,主要是因為這些城市擁有優質資源,主要包括教育、醫療等。而在過去此類資源基本都跟房子聯系在一起,或者更確切的說是跟房屋的產權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只有買房才能擁有這些優質資源。 但是新的“租購同權”政策出臺以后,租房也可以享受這些同等的權利了。那么,房價會不會下跌?有專家認為“租購同權”或助漲房租,甚至可能漲房價。當然,最后結果怎么樣,只有時間能夠檢驗。 2、租金是不是要漲了? 部分有房者為獲得孩子入學權益,將不得不繼續購買學區房,也就是說,原來的購房需求仍在。與此同時,還增加了租房需求,原來無法擁有學區房的,入學無門的家庭,有了租學區房的需求,可以預見,房租將大幅提升。 3、會讓學區房貶值嗎? 租購同權方案不能增加學區房的供給,至少不能大量增加。來看需求,昂貴的學區房,原本的購買者往往經濟實力比較強。財經專欄作家葉檀認為,如果不能增加學區房的供給,教育資源的稀缺沒有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學區房的房價不會下跌,租金反而會上升。 4、會帶來教育平權嗎?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這一政策其實并非新政策,實際在過去的全國房地產市場發展中,租賃是可以就近入學的。租賃的就近入學,并不能保證優質學區入學,從過去政策看,廣州的政策其實并無新意,租房也是可以上學的,只是前提是學區有余量的情況下,租戶才可以上學,而且是如果學區房,租戶上優質學校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四、“租購同權”會讓哪些人受益 如今,租購同權或將上升為立法層面,后續或有更多城市加入租賃市場中來。那么,“租購同權”到底會讓哪些人受益? 1、高素質人才 在北上深一線城市,有多少懷揣夢想的北漂、滬飄,因為無法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資源而愁腸百結吃睡不寧,最后只能逃離!一旦租房和買房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這對高素質人才的吸納將會產生多么大的影響! 2、租賃行業及其從業人員 租賃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鏈家研究院 據鏈家研究院數據,未來5-10年,中國租賃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0年的市場體量約為1.6萬億元,2025年將達到2.9萬億元,2030年有望超過4萬億元。 長期來看,“租購同權”如果能得到有效實施,對于租賃市場的發展具有非常強的支撐作用,對于提升和穩定租金回報率意義重大。房屋中介們是不是要升值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了? 3、包租婆/公 租金是不是又要漲了?有專家指出:房租收入比在25%-30%處于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按照2016年全國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來算,房租收入比遠超過了這一范圍:北京約為44.8%,上海約為41.8%,深圳約為41.7%,也就是說,應屆畢業生將近一半的工資收入都要用來支付房租! 一線城市的租房成本本就不低,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攀升。如果是,那包租婆/公們就準備好數錢吧,數累了就去睡覺,睡著了還能笑出聲。 4、商業物業運營商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53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4025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1%,辦公樓待售面積363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0.8%,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15838 萬平方米,同比增加8%,商業地產庫存問題正逐漸凸顯。 新政規定,商業用房也可以改造成租賃房,這樣既可以盤活商業用房存量,又可以給租賃市場提供更多的房源。這會緩解當前商業地產中廣泛存在的創新焦慮癥嗎? 5、創新型房企 隨著地價越來越高,傳統地產業務利潤天花板日顯,房企們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謀求新的贏利點和創新業務已經成為房企的一致訴求。 此次新政或許可以為處于焦慮中的房企帶來一些清新的涼意。不管是已經在做的租購并舉,還是收并購或參股長租公寓企業,創新思維的房企都可以從中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還有一點,長期以來,我國租房市場不規范,存在大量“黑中介”、二房東、“霸王條款”、隨意漲價、房租欺詐、不退還押金等現象。租購同權立法或有望通過法治手段遏制各種租房亂象,而這對廣大租房一族來說都是莫大的福音。 如果租購同權能夠通過立法的形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那么樓市將發生真正意義上的顛覆性效果,尤其對于人們買房的觀念將有實質性的沖擊。 當然,對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和一些人口流量大的二線城市來說,人口和優質資源之間的矛盾可能會一直存在。因此除了發展租賃住房以外,讓教育、醫療等稀缺資源變得不稀缺,把好的資源分散來開或許同樣重要。 文章由財經銳眼綜合自:21財聞匯(ID:jiayou21cbh)、劉曉博(ID:liuxb929)、中金在線(ID:cnfol-com)、暴財經(ID:icaijing123)、地產情報站(ID:dichanqbz)、新華社、原子智庫(ID:AtomThinkTank) 來源:政商參閱 ![]() ![]() |
上一篇:2年來6次推進 中央定調未來樓市政策這樣走
下一篇:重磅!31部委聯手出擊樓市:這些人慌了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