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房企銷售放緩:有人主動降價賣房有人打算轉讓土地 |
經歷過銷售爆棚、購房者搶房之后,房地產市場正在散去往昔的“狂躁”。 包括碧桂園(02007.HK )、萬科(000002.SZ)等在內的房企銷售正在放緩;在樓市的晴雨表——二手房市場,買家和賣家的預期正在改變,有人開始降價賣房;主動迎接樓市變化的還有房企,房子降價、賣地都正在上演。 房企銷售正在放緩 膨脹的房企銷售額仍在增長,但速度正在放緩。 碧桂園正在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快速增長的代名詞,進入2017年,其已經連續7個月穩居房企銷售的榜首,包括陽光城、中梁地產等房企紛紛將碧桂園視為偶像,試圖通過學習碧桂園模式,從而實現規模的快速增長。 8月10日,碧桂園發布公告,今年前7月,公司及附屬公司,連同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3339億元,同比增長123.5%;其中,7月,公司實現銷售金額450億元,環比下降22.95%。 同樣放緩的還包括萬科。8月3日,萬科發布公告,今年1-7月,累計銷售額3127.4億元;7月單月銷售額為356億元,環比下降27.60%。 對今年銷售信心十足的旭輝控股(00884.HK)也不例外。8月3日,旭輝控股發布公告,7月,公司實現銷售額86億元,環比下降5.10%;此前,旭輝控股將今年銷售目標由650億元,調制800億元。 第三方研究機構克而瑞的報告顯示,因限購、限價等因素,7月房企在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影響較大,多數房企的業績較6月均呈現環比下降態勢。 市場預期正在改變,有人賣房、有人賣地 “開始有人主動降價了”,來自北京的地產從業者張靜如是表述自己的觀察,“二手房是樓市的晴雨表,買賣雙方的預期均在發生變化”。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北京周邊的燕郊,王吉向澎湃新聞介紹,自己在燕郊有套住房,本是打算賣掉燕郊的房子在北京買房,自己在燕郊的房子一度漲到3萬元/平方米,如今既無價又無市。 降價的,還有長三角地區。一位購房者透露,自己看的一套原價1700萬的房子,如今項目方為快速回款,愿意降價200萬銷售,前提是可以全款。 有意在長三角某城市置辦房產的唐林透露,自己看的房子多在80-90平方米之間,屬于剛需型置業,近期看房后,有不少業主會主動價格,幅度在10%左右,而業主的報價均低于去年高峰期。 在房企紛紛宣布買買買的時候,有房企試圖偷偷將去年拿到的土地賣掉。有房企投資人士透露,某一線城市的一住宅項目,因受政府限價等調控政策影響,項目難以開盤銷售,已經在市場市場尋找買家超過2個月的時間,至今無人接手。 上述出售項目的房企內部人士透露,近期公司融資壓力頗大,不得不轉向海外融資,但海外融資規模偏小。 責任編輯:龐靜濤 來源:澎湃新聞 ![]() ![]() |
上一篇:前7月全國財政收入近14萬億 土地收入連續2月回升
下一篇:共有產權住房可落戶上學 政策有望全國推廣?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