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房產稅將在這些城市率先征收(名單) |
該來的一定會來! 年11月4日和12月20日,財政部部長肖捷先后兩次提出對房地產稅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年兩會,再一次明確提出房產稅要加快推進立法,樓繼偉表示,房地產稅這么長時間未推出面臨挺多技術性問題,但也說到房地產稅立法草案預計今年進行首次審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法是“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近日表示,在設計房地產稅制度時,會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將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稅費負擔。 事態已經非常明朗,房地產稅肯定會推出!而且就是在5年以內! 年3月7日,財政部透露房地產稅六大細節:細節一:房地產稅的作用調節收入分配,特別是個人財富的集聚,起到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同時,籌集財政收入,用來滿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 細節二:房地產稅的征收范圍所有的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都會按照它的評估值來征稅,也就是按照評估值來征稅。 細節三:房地產稅的稅收優惠所有國家的房地產稅制度安排里面,都有一些稅收優惠。比如可以作出一定的扣除標準,或者是對一些困難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當然具體的方式不一樣,水平不一樣,但是都有一些稅收優惠。 細節四:房地產稅屬于地方稅房產稅屬于地方稅,它的收入歸屬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用這些收入來滿足比如說教育、治安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提供等支出。 細節五:根據中國國情設立房地產稅房地產稅的設立將參考國際共性的制度性安排特點。當然,還會按照中國的國情,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我們房地產稅制度。比如說合并整合相關的一些稅種,再比如說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一些稅費負擔等。 細節六:房地產稅實施時間房地產稅的稅基確定比較復雜或者非常復雜,所以需要建立完備的稅收征管模式,這樣才能夠使房地產稅征得到、征得公平。 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其他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房地產稅總體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按照這樣一個總體思路。目前,正在設計、完善,同時再進行論證和聽取意見。 劃重點: 1、籌集財政收入 2、按評估值來征收 3、會適當降低交易環節稅費 4、收入歸地方政府 5、參考國際共性的制度安排 6、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 問題來了,該不該懼怕房產地稅?該不該擔心房產地稅?
兩套以上的家庭,人均80平以上部分,按評估值每年征1-3%. 第三套住宅,按評估值每年征4-5%。 第四套及以上住宅,按評估值每年征10%。 商業地產,每年征年租金收入的12%。 其實這里面有很大的問題,比如北京一套房1000萬,駐馬店6套房才值200萬,該怎么分開對待? 姑且不去究細節,如果真照圖上寫的這么征,會有什么結果?如果你有五套住宅你會怎么做? 部長也說了,房產稅會增長持有環節的稅,但在制定稅法時會考慮適當減小交易環節的稅。 兩套以上的住宅,均會被選擇拋售!降價拋售!不留情的拋售! 會引發什么樣的結果?新房市場全部冷凍!開發商急速停步、退場!土地拍賣全部流拍!城市化步伐停止!和2015年的股災差不多,演變成踩踏式的危機! 誰是最大的受害者?是政府!是國家! 有人說,現在不是限售了嗎?你不能賣啊。親,那是2017年買的房子限售了,以前買的均不限售,那是一個海量的存量房市場,人民大不了把新買的留下,選擇把以前的全部拋售。 又有人說,那不會為了穩定市場,直接規定所有的房產都不能銷售(或通過大幅增加轉讓環節的稅來限制拋售,這更讓人接受不了),這不就解決問題了? 對于國家也一樣,如果把占據了全中國人70%資產配置比例的房地產全部都規定不能賣,這真的就是動了大家的底線,也就動搖了基本的信心,民心是不能失的! 所以,凍結所有的不動產這種事,是斷然不會發生的! 那么,房地產稅到底怎么收? 很簡單,就是按國際通行的慣例來征收!而且會把權限交給各個省份,有的省收有的不收,有的城市收有的不收,有的高有的低。 1、長效機制的一部分,從中長期來看會影響房價。 2、會打擊對未來預期的20%左右的權重,本來漲100%的預期,可以調整為80%。 3、這是穩定民心的一部分,也能讓民眾看到政府的決心,懲罰有產者,補貼無產者。 4、也是未來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隨著出口下滑、地鎮化后半場、經濟下滑等財政收入下降,房地產稅將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5、截至2017年,中國人口13.9億,城鎮化率58.52%,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6.6平,大致計算一下,城鎮住宅面積300億平,商品房均價7800元/平,按免除一半計算,按年1%征收,一年能征2.34萬億元,而2017年全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是5萬億元,300個城市占了4萬億元。 6、而對于有多套房的人來說,自己已經過的比別人好了,而且國家在2016年又主動幫助你的資產又翻了不止一番,以后每年交個1%的稅,于情于理也正常,互相幫忙嘛。 1、北上廣深肯定收,這么多年中國城鎮化發展最大的紅利就落在了北上廣深,你們的房子漲了幾十倍,不交房產稅于公于私都說不過去。 2、東部、南部的核心城市,享受了最好的配套、就業、房價漲幅,也肯定要交房產稅,也算是為配套付稅吧。 3、經濟領先的省份,房產稅的覆蓋城市肯定更多一些。比如像廣東、江蘇、浙江這些。 4、經濟和發展落后的省份會暫不跟進,比如西藏、青海、內蒙、新疆、云南等,省會都可能暫不跟進和征收。 5、公開評定為一線和1.5線城市的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重慶市、南京市、天津市、蘇州市、西安市、長沙市、沈陽市、青島市、鄭州市、大連市、東莞市、寧波市均會征收。 6、公開評定為二線城市的廈門市、福州市、無錫市、合肥市、昆明市、哈爾濱市、濟南市、佛山市、長春市、溫州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昌市、貴陽市、太原市、煙臺市、嘉興市、南通市、金華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烏魯木齊市、紹興市、中山市、臺州市、蘭州市大多數也都會征收。除了烏魯木齊、蘭州、長春、昆明、哈爾濱等有可能會在政策上搖擺。 7、海南一定會全省征收,這么大的政策紅利從天而降,收點房產稅于公于私都很合理,想想更多的要想買都買不到了呢。 8、所有的首套自住房都不會征收,包括北上廣深,包括海南,都一樣。 9、三四線城市要分開看,經濟強發展快的地方會征收,落后地區不會收。 10、小縣城在開始不會收。 11、農村開始也不會收。 12、寫字樓、商鋪、40年產權的公 寓肯定收,這些房產從來就不在政策的照顧范圍內,以前不是,未來也不是。 13、云南的旅游地產會不會收?有可能開始不跟進,未來會跟進,因為,未來10年是云南的黃金發展期,需要大力發展,地產不能停。 14、收不收的前提是一個算賬標準,因為稅收歸地方政府,如果賣地更有錢途,則會放松房產稅,如果無地可賣了,房產稅一定會收,這是天平的兩端,所以,在城填化70%以上的城市,房產稅都會征收,而徘徊在55%以下的城市,大概率,賣地更重要,房產稅不重要。 再次回到今天的標題,該不該懼怕房地產稅? 這其實又成了一個哲學問題,如果出臺后都懼怕了,肯定就是拋售。 因為政策的初衷并不是讓你拋售,或者說,政策是怕你拋售的,所以,政策出臺時就不敢讓你懼怕,現在的你,當然也就不必擔心。 政策的初心是想讓你持有、讓你出租,讓你為房住不炒、長效機制出一份力的,都去拋售,顯然不是政策的初心。 而政策出臺前大家的懼怕與擔心,是正常的,也是政府愿意看到的,這也屬于長效機制中的一部分,屬于心理機制范疇。 所以, 能買能不買時,就買。能賣能不賣時,就不賣。 當然,階段性的高杠桿、低杠桿、無杠桿,不在本篇討論之列。 有產者,在任何政策、變動之下,都是贏家。政策再差,你都不會掉地上,政策變好,轉身就又是人生贏家。 無產者,請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以為可以通過房地產稅而逆襲,這不現實,想的有點多。 SO,沒有二斤房產證,也好意思來擔心房產稅? 來源:米宅米宅 ![]() ![]() |
上一篇:發改委:基本完成新型城鎮化試點 解決公租房保障、落戶
下一篇:發改委等為高鐵新城降溫:防控單純房地產化傾向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