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房地產行業面臨債務違約擴散風險 |
外媒稱,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可怕情境將是這樣:一兩家發行方出現債券違約,投資者撤離,推動收益率飆升,發行方無法對現有債務進行再融資;企業在急需資金之際,不得不低價拋售項目和土地;而這將進一步侵蝕投資者信心;問題蔓延開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6日報道,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5200萬美元匯豐控股(HSBC)貸款違約讓人想到上述情境。標準普爾稱,根據交叉違約條款,佳兆業集團投資者現在可以要求立即償還四分之一的未清償債券。佳兆業集團2018年到期的美元債券收益率飆升至45%。 中等規模的佳兆業集團是最近一家出現問題的中國房地產行業發行方。此前,標準普爾2014年11月份將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評級下調至CC(預示可能出現違約);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12月份就推遲償還4.75億美元貸款進行談判。 報道稱,很多人會認為,這些問題只是一次性事件。佳兆業集團的違約是技術性的,由董事長辭職所引起的。該公司在深圳市還面臨一些政府銷售禁令,其中原因該公司并未提供解釋。 但是,近年來在國際債券市場大舉發債融資的中國房地產業還未發生過債券違約的事件。銀行家們正是以這一事實來吸引那些被高收益率弄得眼花繚亂的投資者。但是,存在違約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令人如此不安。 報道稱,中國房地產業的債券發行潮近來有所消退。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2014年中國內地開發商發行了近150億美元的債券,較2013年下降41%。尤為明顯的是,2014年超過四分之三的債券是在上半年,即中國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跌之前發行的。 1月份通常是債券發行繁忙的月份,一些公司正在進行預備評級工作,并在試探投資者的興趣。不過只要佳兆業的不明朗因素仍在,市場可能會保持平靜。中國房地產公司的債券收益率在2014年12月份全面上揚,特別是那些評級較低的債券,其收益率穩居兩位數水平。 人和商業或恒大地產這類公司想要在2015年對債券進行再融資的話,最好的情形是借貸成本上升,最差的情形是融資大門被關上。 但是違約廣泛出現的情況可能暫時得以避免。根據標準普爾,中國上市地產開發商今年的到期債券規模只有33億美元,不管這是運氣所致,還是基于美元利率最終上升的前景進行了精心的計劃。 報道稱,雖然違約或許不會擴散,但投資者需要了解擴散可能將如何開始。 (參考消息) |
上一篇:媒體:地方不動產登記遇阻 開展情況不理想
下一篇:住建部:全國將排查在建房屋工程安全隱患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