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開二孩”將拯救20年后樓市敗局? |
“全面放開二孩”如一石驚起千層浪,盡管國家衛計委稱全面放開二孩暫未有時間表,然而不少人口及社會學專家預測,全面放開二孩或在明年“十三五”初期實行。 對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而言,“全面放開二孩”已經成為一個預期,更成為不少行業的“及時雨”,尤其是房地產業,更是翹首以盼。一個“小屁孩”, 將成為20年后逆轉房地產頹勢的“救命稻草”嗎?樓市的結構會因此產生巨大的改變嗎?可別小覷這個“小屁孩”,這一定就是猴子派來的救兵! 一個“小屁孩”,拯救20年后樓市敗局 必須敲警鐘了,樓市賴以野蠻成長的最重要土壤——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生之者寡,食之者眾,假如不試圖改變當下的人口結構,未來20年后,樓市將迎來一個真正拐點的“大敗局”。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研究顧問蘇劍教授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日本和歐洲部分國家和地區在人口拐點到來前后,經濟危機如影隨形,首當其沖是對房地產的沖擊。比如日本,在1992年出現人口拐點后,房地產泡沫破裂,地價大幅下降,中國樓市的人口拐點已越走越近。 中國社科院財經分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室專家李超也認為,人口出生率越低、老年人口撫養比例越高,住房需求就越低。“隨著年齡增長,很多老人開始拋售房產。比如澳大利亞樓市便是如此,老人在55歲至60歲開始大量拋售物業。”李超認為,中國開始全面實行計劃生育的一代——1976年出生的小孩,到 2025年是 49歲。也就是說,假如人口結構未能改變的話,2025年前后將成為中國老人拋售房產的高峰。問題是,拋售的房子誰來接手?只有適當調整并改變人口結構, 否則樓市大衰敗的結局幾乎無可避免。最直接的政策是適當放開二孩生育,這將會增加20年后的住房需求。“現在的新生兒,二三十年后將會成為住房市場的新增 主體,可以接棒二三十年后的住房市場需求。”李超說。 一個“小屁孩”,改變未來的樓市生態 假如全面放開二孩的話,家庭人口結構發生改變,居住形態也必然會發生改變,樓市的產品結構也將發生全面的變革。最直接的影響是——“小三房”、“小四房”要上位了。 首先,房子的產品結構將會截然不同,“小三房”、“小四房”才是剛需戶型。在現在的住宅市場里,兩房是剛性需求;對部分較闊綽的購房者來說,小 三房也屬于剛需范疇。按照現在的家庭構成,三房剛好符合家庭居住需要:父母一間、孩子一間、老人一間,如果不需要老人帶孩子,父母一間、孩子一間,還有一 間可以作為書房或者休閑空間。但如果有了二孩,三房只能算是“勉強擠擠”,四房成為剛需產品。在考慮到總價不能太高的基礎上,預計開發商會設計出更多的緊 湊戶型,如八九十平方米的“迷你小四房”。“目前廣州一手住宅市場中120-150平方米的四房戶型只占大約一成,而且主要位于郊區,絕非主流產品。”中 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介紹,如今廣州一手樓市中的主力產品依然是兩房及三房戶型,整體占七成以上,未來假如全面放開二孩,在樓價高企的背景下,總價相對 較低的小四房可能會更加吃香。 其次,在戶型功能設計方面,將會更偏重孩子的需求。比如之前只在高端產品中出現的保姆房也許會列入常規戶型設計范圍,孩子的儲物、交流空間會更加注重等。 此外,不得不提醒準購房者的是,被稱為“宇宙中心”的學位房,以后的地位將會更加不可動搖,價格有可能還會繼續上漲。因為對生育兩個小孩的家庭 來說,孩子的教育將成為重中之重。合富置業市場經理梁燕明認為,如果孩子能入讀較好的學校,將會大大減輕父母的壓力。所以,學區房及入讀名額的爭奪將會越發激烈。 從不買房的瀟灑姐為二孩買學位房 主人公:李梓琳 職 業:律師 年 齡:34歲 李梓琳是朋友圈中出名的瀟灑姐,這位有一個3歲兒子的“辣媽”,在兒子才1歲的時候,就帶著小家伙跟著越野車隊開始并走完了長達一個月的草原之旅。 李梓琳一直沒有購房,有了兒子之后,一家三口租住在番禺某小區。李梓琳說,自己的搬家本領一流,有本事在一天之內把一個家從A點搬到B點,且 搬得妥妥帖帖。“家里沒有多余的東西,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清理掉家里的閑置物品。各種東西的分類、收納,我都會隨手收好。”李梓琳笑稱自己是“搬家專業 戶”,在廣州婚后10年,大的搬家就超過10次。 李梓琳一直認為,沒有必要買房,因為租房很舒適、也很隨意,沒有經濟壓力,還可以隨時換一種生活環境。充裕的家庭積累讓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過得很有質量,比如休假、旅游,甚至換工作,都不會讓瀟灑姐有選擇的困難,李梓琳不想讓自己成為各種“奴”,包括孩奴、房奴。 然而,隨著兒子漸漸長大,李梓琳坦言自己的觀念不知不覺地就改變了。現在不僅計劃買房,而且計劃買學位房,讓朋友們跌了一地的眼鏡。“孩子讀書 的問題還是不能回避的,好的私立學校學費不菲,而且我納稅了這么長時間,憑什么我的孩子不能讀公立學校啊。”李梓琳笑嘻嘻地說,想過不少辦法,比如交贊助 費什么的,但后來發現,買套學位房入戶,孩子的教育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是解決孩子就讀最簡單的捷徑。 更重要的是,這一兩年李梓琳還打算再生一個小孩。“我是鐵定要生二孩的,有了學位房,兩個孩子用,相當于打5折,房價再貴都是抵的,總比去讀高價私立學校的學費要便宜吧。” 自從有了購買學位房的計劃后,瀟灑姐不再瀟灑了。“這兩年要收緊一點,攢夠首期就準備當房奴啊。”李梓琳說,買房也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經常搬家了吧。 打算換房買別墅的人生贏家 主人公:老葉 職 業:電商 年 齡:年近不惑 在很多朋友的眼中,老葉就是人生的贏家:大學畢業的時候,進入電信部門工作,工作輕松、收入高;更重要的是,本身顏值就很高的老葉,把大學時的 “系花”追成了自己家里的“那位”,“系花”“系草”成了一家,兩人外出時回頭率非常高;更更重要的是,“系花”為老葉生了兩個兒子,一個5歲,一個2 歲,為了讓兒子更好地成長,太太辭掉了工作,在家當全職太太。 按照俗套的故事結局,他們兩個已經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但他們的結局不是這樣的。老葉在電信部門工作幾年后,積累了一點本錢和人脈,開始追逐大學時誕生的創業夢,和朋友合股開了一家電商公司。也許是 真的有生意頭腦的緣故,也許是運氣的緣故,總之,幾年間老葉開的公司迅猛發展,員工迅速增加到百余號人,一年的營業額有幾千萬元。公司前景看好,現有大量 資金正考察公司準備投資,老葉的公司也在考察對方,看適合引入哪些投資資金。老葉的公司現正籌備上市,時間定在3年內。老葉說,等公司上了市,一切都上了 軌道,他會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太太和小孩。 老葉一家現住在海珠區工業大道某知名社區,帶電梯的三房單位。房子是幾年前買的,大型社區,小區的環境、規劃、戶型設計等都很好,配套完善。幾年前廣州的房價還不算太高,這套百多平方米的單位幾十萬元就拿下來了。 本來,老葉打算等公司上市之后再換房,畢竟上市后可支配的錢會多一些,可以換一套更好的房子。但現在聽說有一條規劃路將要從他們小區中間經過, 且距離規劃路動工的時間越來越近,不少業主已經準備搬走。老葉一家在這個社區住了多年,很有感情,但如果規劃路開工,整個社區的環境將會發生重大改變,他 們只能提前搬走,只能加快換房的步伐。 老葉的太太現在經常帶著孩子去看房,看了很多都不太滿意,要么是房子面積太大、總價太高;要么是產品不太好;要么是環境不太滿意……聽朋友說今 年年底在天河區奧體板塊會有一些新樓盤推出,并且會有一些面積不是很大的別墅產品,老葉有點心動,買一棟別墅一家人住確實不錯。 當然,老葉不會只在一棵樹上吊死,他太太還在不斷地看房,如果看到合適的,他們也有可能會提前出手。 每天100公里的奔跑為了公主們的城堡 主人公:林哥 職 業:某房企營銷經理 年 齡:39歲 從2013年開始,林哥就開始每天上下班往返于廣州市中心區與花都區,每天車程接近100公里。林哥自嘲:“除了輪胎耗損更換頻率較高之外,其他都是美好的,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 在“大公主”3歲時,林哥于2013年又添了一位“小公主”。進入林哥花都區的小別墅,一進門就是一張“大公主”趴在林哥背上,小公主被媽媽抱著卻嘟著嘴巴和爸爸親嘴的溫馨大照片。照片被噴畫制作得很大,足足占了半面墻。 妻子懷上“小公主”之后,林哥便想趕緊換房。林哥坦言,在換市中心區的房子還是換郊區別墅的問題上,一開始還是挺糾結的。“畢竟我要考慮購房預 算,還要考慮生活便利的因素,住市中心區的房子生活方便,但受預算限制買不到太好的。郊區的房子,生活便利方面相對受限制,但可以住得更舒適。”后來,是 兩個原因促成林哥選擇了后者。 “有一次帶著大女兒和懷孕的愛人到郊區我朋友的別墅做客,女兒很興奮,那天她正好穿著一套蕾絲公主裙,在別墅里飛來飛去,說好想自己有一棟城堡。” 后來的另一件事,更是林哥決定購買郊區別墅的主要原因:林哥的爸爸去世后,媽媽抑郁癥越發嚴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出門,更不愿意與人 交流。有一次林哥帶媽媽到郊外走走,發現媽媽精神很好,愿意主動和路人溝通交流如何種菜、如何育兒等。“那時候我就想,郊區的別墅也許能給我的家人過上另 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決定購買郊區別墅后,林哥在選擇樓盤的時候,把樓盤的常住便利度作為“硬性要求”,比如學校、生活配套,小孩要上幼兒園、要上小學,另外,衣食住行的配套也不能太缺。后來林哥選擇了花都區某大型社區盤,基本可以滿足他80%的“硬性需求”。 “我的愛人是插畫師,平常靈活上班。我每天上下班往返大概需要兩個小時,習慣了就好。”林哥說,選擇在郊區居住,以不多的預算,給自己經營了一 個生活質量更高的家。“有時候置業必須轉變一種思維,比如為了學位房住老城區的舊樓梯房;比如為了多睡半個小時擠在充斥噪音灰塵的中心區,我覺得這種人生 很沒有意思。我現在每天在小鳥的叫聲中醒來,和女兒們說拜拜后去上班,每天晚上女兒們在門口牽著小狗等著我回來,我覺得很幸福,很值得。” 來源:廣州日報 ![]() |
上一篇:7月“淡季”市場成交量小幅下滑 卻是近6年同期最好水平
下一篇:評論:房產稅改革要開門立法 [返回] |